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郭立民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9266
分享
853
粉丝
1770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郭立民

郭立民 笔名力民、黎民,1962年11月生于山东邹平,祖籍章丘。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、河北大学。系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,滨州市美术家会副秘书长,滨州市画院特聘画师,邹平县青年书画协会主席。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美术作品六十余幅,插图二百余幅。为中国文联出版社、中国文史出版社、天津美术出版社、山东教育出版社、山东文艺出版社设计书籍装帧二十多件。现为邹平县图书馆馆长、副研究馆员。1983年9月 作品《小山村》入选山东省首届青年美术摄影作品展,获鼓励奖。1984年10月 为诗人苏文河、桑恒昌诗集《出岫集》插图14幅,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 版。1985年11月 作品《荷》参加国际青年年艺术奉献展(山东省工业展览馆)。1986年7月 作品《晨晴》入选惠民地区第一届青年美 术书法展,获二等奖。1988年1月 获大众日报社美术优秀通讯员称号。1991年6月 作品《惊春》发表于中国画季刊《迎春花》第2期。1994年10月 书法作品入选国家文物局主办的“中国历代名言警句书法作品展”,并被收藏。1998年10月 作品《上游图》参加海晴杯全区美术书法作品展,并入选《滨州地区美术书法作品集》。2000年8月 作品《大鸡图》入选香港回归杯庆祝香港回归三周年暨澳门回归一周年艺术展。2002年12月 作品《荷花新放》在滨州市滨州通信杯职工书画展中获二等奖。2004年11月 作品《远视云汉》入选《范仲淹纪念书画集》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。2005年9月 出版个人论文集《情系书海》。2006年1月 作品《春华秋实》入选《中国滨州画院作品集》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。2006年1月 作品《双鸡图》入选《渤海》杂志2006年第1期美术专刊。大象无形 大音稀声最近,有机会读了立民近期的画作,令人欣喜。立民原攻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,人物线条、图案绘制,是其所长。但毕业后被分配到图书馆和文物管理部门。业务繁忙,俗事牵累,丹青之习,少有余暇。由工艺设计而又涉笔绘画;而所得成就,又斐然可观,可以想象其作出的努力,是要超出常人数倍的。综观立民画作,感受有三:一是格调较高,未染俗习;二是迁想妙得,多有奇构;三是师法古人,不为所囿。看他所作蕙、兰两图,通过线条的浓淡干湿,而写出它们各自的精神内涵,一柔一刚,各现情态,造境取势,不落俗窠,直如仙姬摇步,颇能耐人寻味。“双禽假寐伴红果”,已是构思入妙。画面斜横芭蕉一叶,单纯明快,而双睡鸦,用笔极简,生动可喜。对空间的分割,亦自然有致。在立民的画作中我所见到的取梅花为创作体裁的较多。“聊寄一枝春”,可以看出作者的笔墨功夫。线条苍劲间以涩笔为之而不陷于板滞;落笔飘逸,细处如丝而不流于浮薄。用墨时焦时浓,自然有致,梅花全以线条勾勒,颇有骨力。作者在另一幅画梅中写道:古人写梅,追求梅品;今人写梅注重写实;八大写梅,富有禅意。余愿从八大,或谓之传统耶?由此可以窥见他的整个画作的风格,当是追求简约,以简驭繁。在他的题画中,就有“大象无形,大音稀声”。这幅画只有芦苇数棵,一鹤孤立,大片空白,仍富有画的语言,于无画处读画庶几其可。由此推想,立民的画格似乎更接近于文人画风。我们既然认可画必须上升于“道”即人文精神,而所谓道,也就不能离开儒、道释。书画同源,苏轼跋秦少游书:“少游近日草书多晋人味,作诗增奇丽,乃知此人不可使闲,逐兼百技矣,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,少游技道两进也。”绘事亦然,即使对于物象能够曲尽其形,倘无传统文化的营养滋补,即人文精神这一必不能少的内涵,则难能进入更高的境界。立民君的绘画成就,已是斐然客观,以其好学不厌,勇于进取,更大的成功,已非遥遥。郭连贻2006年3月1日于漏月轩

返回顶部